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过模块化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集合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5篇
第一篇: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2012年03月16日09:22 来源:《求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巩固青海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文化的交融与交流,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宗教在文化上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共同的文化追求,凝聚共同的价值取向,夯实青海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文化之基。
增强文化自信,深刻分析建设文化名省的现实依据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体系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坚持与弘扬。长期以来,青海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这成为青海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地理空间看,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脉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脊柱”,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江河源头。山是骨架,水为血脉。青海的山脉水系呈扇状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散,延伸辐射中华大地,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地理空间。从人类起源看,起源于青海高原的羌人、戎人是中国许多古老民族的先民,在不断发展、迁徙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历史上的炎帝部落既是生活在青海高原古代先民羌人的祖先,又是华夏民族的结合体。从文化起源看,昆仑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龙祖之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海内外中华儿女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之一。民族文化在青海交汇。自古至今,先后有戎、氐、羌、匈奴、吐蕃等20多个民族在青海生活,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医学等文化艺术交融相汇,形成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生动局面。宗教文化在青海共生。本土原始宗教苯教、萨满教、道教等与外来的佛教等宗教文化交流碰撞、相互融合吸收。儒家学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扎根青海,和谐并存,共同发展。传统文化在青海延续。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在青海争奇斗艳,逐步演绎形成了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吐谷浑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等文化形态,并衍生出“花儿”、“安召”、“轮子秋”、藏族舞蹈、藏族民歌“拉伊”、回族撒拉族宴席曲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众多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青海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现代文化在青海绽放。青海各族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热贡艺术、湟源排灯、土族盘绣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青海贤孝、平弦、藏戏等传统曲艺戏剧,经过现代艺术形式和科学手段的提升改造,重现活力。近现代以来,涌现了王洛宾、昌耀、朱乃正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诞生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金瓶似的小山》、《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等诸多富有青海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青海正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青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之一。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党的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不断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西路军将士在祁连山区浴血奋战,表现了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到青海的金银滩,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锻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族儿女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青海高原的具体展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文化自强,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名省的科学方法
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和“两手抓”的方法,着力处理好“五大关系”。
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魂”和 “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化名省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
正确处理“教”与“乐”的关系。文化既有社会教化、引领风尚的“教”的功能,又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乐”的作用。要把“教”与“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文化建设既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受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既包含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进入文化市场、投资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
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管”,就是要把文化有效管起来,不能放任自流;
“放”,就是要让文化迸发活力,不能死气沉沉。“管”和“放”,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管理的文化管理体制;
又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现“管”和“放”的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多”与“精”的关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在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上下功夫,努力走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之路。
提高文化自觉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先决条件,增强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名省的依据所在,实现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青海将以自觉、自信、自强的姿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力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名省。
第二篇: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
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发言稿:强化学习责
任 增强自觉自信
全市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发言稿:强化学习责任 增强自觉
自信 一、以理论武装为根本,解决“为什幺学”和“学什幺”的问题。把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党中
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学深悟透,坚持以上率下,开展专题宣讲
200 余场次,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 40 余次。 二、以制度建设为关键,
解决“怎幺学”的问题。先后修订完善《中共 xx 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
制定《中共 xx 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从时间次数、内容形式、计
划安排、组织实施、学习方法等方面规范学习。建立中心组学习考勤考核和
督查评价制度,把督查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
理体系,促进中心组学习任务有效落实。 三、以创新形式为手段,解决“学
习载体单一”的问题。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龙头”,落实党委书记的第
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中心组成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深入包抓镇
和分管领域为党员干部上党课、作报告,推动中心组学习频次和质量的明显提
升。 四、以推动工作为目的,解决“学习成果如何转化”的问题。把学习理
论与调研实践结合起来,确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扶贫开
发、商贸流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建设与
发展、城乡交通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社会事业发展、基层党的
建设”等十个调研专题,区四大组织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开展“十大调研”活动,编
辑出版《xx 区十大重点工作调研报告汇编》,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切实把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一项
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更好地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
第三篇: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识思考作者:封云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19期
【摘要】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带动我国文化步入世界文化的重要指导,文化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软实力,是带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武器。结合当前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认识展开详细分析,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空间,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认识思考
文化发展一直是社会发展非常重视的内容,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发展的重要血脉支撑,同时也是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柱,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竞争中,文化是重要的竞争条件,所以需要重视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的正确认识。我国的文化发展非常丰富,并且在很多方面都特色鲜明,因为如此,为我国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认真贯彻落实我党对于文化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积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引导我国的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正确认识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建设的发展意义
对于文化自觉来讲,主要是正确认识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进步中的地位,对文化能够一直保持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同时严格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对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正确对待,能够主动承担历史文化发展责任。在提升文化发展中的文化自觉期间,需要对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详细了解,这样才能更理想的提升文化自觉。在历史发展基础上,文化也在不断演变,从文化变化演变过程中,能够非常全面的将历史进步以及发展展现出来,这期间就需要准确抓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及当前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坚持做到我党领导、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满足文化发展潮流的要求。当前我国对于文化发展非常重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在进行文化自觉提升期间,一定要对文化展开全面了解以及详细探究,提高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掌握。
第四篇: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巩固青海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文化的交融与交流,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宗教在文化上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共同的文化追求,凝聚共同的价值取向,夯实青海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文化之基。
增强文化自信,深刻分析建设文化名省的现实依据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体系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坚持与弘扬。长期以来,青海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这成为青海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地理空间看,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脉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脊柱”,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江河源头。山是骨架,水为血脉。青海的山脉水系呈扇状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散,延伸辐射中华大地,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地理空间。从人类起源看,起源于青海高原的羌人、戎人是中国许多古老民族的先民,在不断发展、迁徙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历史上的炎帝部落既是生活在青海高原古代先民羌人的祖先,又是华夏民族的结合体。从文化起源看,昆仑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龙祖之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海内外中华儿女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之一。民族文化在青海交汇。自古至今,先后有戎、氐、羌、匈奴、吐蕃等20多个民族在青海生活,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医学等文化艺术交融相汇,形成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生动局面。宗教文化在青海共生。本土原始宗教苯教、萨满教、道教等与外来的佛教等宗教文化交流碰撞、相互融合吸收。儒家学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扎根青海,和谐并存,共同发展。传统文化在青海延续。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在青海争奇斗艳,逐步演绎形成了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吐谷浑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等文化形态,并衍生出“花儿”、“安召”、“轮子秋”、藏族舞蹈、藏族民歌“拉伊”、回族撒拉族宴席曲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众多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青海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现代文化在青海绽放。青海各族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热贡艺术、湟源排灯、土族盘绣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青海贤孝、平弦、藏戏等传统曲艺戏剧,经过现代艺术形式和科学手段的提升改造,重现活力。近现代以来,涌现了王洛宾、昌耀、朱乃正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诞生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金瓶似的小山》、《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等诸多富有青海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青海正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青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之一。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党的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不断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西路军将士在祁连山区浴血奋战,表现了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到青海的金银滩,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锻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族儿女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青海高原的具体展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文化自强,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名省的科学方法
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和“两手抓”的方法,着力处理好“五大关系”。
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魂”和 “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化名省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
正确处理“教”与“乐”的关系。文化既有社会教化、引领风尚的“教”的功能,又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乐”的作用。要把“教”与“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文化建设既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受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既包含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进入文化市场、投资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
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管”,就是要把文化有效管起来,不能放任自流;
“放”,就是要让文化迸发活力,不能死气沉沉。“管”和“放”,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管理的文化管理体制;
又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现“管”和“放”的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多”与“精”的关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在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上下功夫,努力走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之路。
提高文化自觉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先决条件,增强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名省的依据所在,实现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青海将以自觉、自信、自强的姿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力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名省。
第五篇: 通过模块化的学习,集中式,走出去交流,现代化教育,加强理解把握,增进思想自觉
文化自觉·思想自觉·理论自觉
逢锦聚
【期刊名称】《思想理论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5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当今中国,亟需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尤其是,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使之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鉴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和《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社,于2011年12月24日联合举办了“文化自觉·思想自觉·政治自觉——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汇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从文化自觉走向思想自觉。实现理论自觉,进行共同研讨。
【总页数】2页(P.4-5)
【关键词】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逢锦聚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J], 王晓平
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肩负起文化育人的重任 [J], 邓杨; 张文剑; 陈超
3.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J], 孙成武
4.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J], 李世明; 田修思
5.浅议检察机关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J], 王建宏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