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4篇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篇1
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政治经济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任务5是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16. 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分工和交换
D. a和b
17.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
A. 特殊商品
B. 一般商品
C. 贵金属
D. 钞票
18. 货币的职能不包括( )。
A. 价值尺度
B. 价值符号
C. 交换媒介
D. 支付手段
19.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 )。
A. 货币从造币局到银行的速度
B. 货币回笼速度
C. 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20.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
A. 调节生产
B. 调节流通
C. 调节分配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原始积累是指( )
A. 原始社会的积累
B. 资本的最初来源
C. 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D.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A. 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B. G’>G
C.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D. 劳动与资本的不等价交换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D. 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4. 资本主义生产是( )
A. 剩余价值的生产
B.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C. 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5. 剩余价值来源于( )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的生产力
C. 工人的无酬劳动
D. 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交换价值是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 )
A. 错误
B. 正确
2. 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关系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 )
A. 错误
B. 正确
3.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A. 错误
B. 正确
4. 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
A. 错误
B. 正确
5. 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
A. 错误
B. 正确
6. 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7. 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 )
A. 错误
B. 正确
8. 商品生产者首先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再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9. 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 )
A. 错误
B. 正确
10. 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比例( )
A. 错误
B. 正确
11.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12. 劳动力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A. 错误
B. 正确
13.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并非意味着一无所有( )
A. 错误
B. 正确
1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A. 错误
B. 正确
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统一( )
A. 错误
B. 正确
1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A. 错误
B. 正确
17.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是由马克思首先划分的( )
A. 错误
B. 正确
18. 绝对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绝对占有的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19. 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20. 劳动者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 )
A. 错误
B. 正确
02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 供给和需求相等
B. 投入和产出相等
C. I(v+m)=IIc
D. II(v+m)=Ic
2.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 )
A. 备料阶段
B. 购买阶段
C. 销售阶段
D. 生产阶段
3.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 工业资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
B.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货币资本
C.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职能资本
D. 以上三种划分都不对
4.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之一是( )
A. 货币资本循环
B. 生产资本循环
C. 商品资本循环
D. 以上三种都对
5. 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 )
A. 在空间上并列
B. 在时间上继起
C. 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
D. 两个条件无须同时具备
6. 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 )
A. 周而复始
B. 简单加总
C. 同义语
D. 结果
7. 资本周转时间是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的( )
A. 差额
B. 总和
C. 乘积
D. 平方和
8. 固定资本是指以下列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
A. 机器
B. 设备
C. 厂房
D. 都包括
9. 流动资本不包括( )
A. 原料
B. 工具
C. 燃料
D. 辅助材料
10.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 )
A. 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 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 预付不变资本的比率
D. 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11.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 )
A.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B. 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统一
D.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12.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是( )
A. W=c+(v+m)
B. W=(c+v)+m
C. W=k+m
D. W=k+p
13.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 )
A. 表现形式
B. 转化形式
C. 分配形式
D. 具体形式
14. 平均利润率是( )
A. 总利润与总资本的比率
B. 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C. 个别利润率的平均化
D. 平均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15. 生产价格是( )
A. 生产者价格
B. 生产品价格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价值的转化形式
16. 生产价格与价值( )
A. 性质不同但数量相等
B. 数量不等但性质相同
C. 性质和数量都不同
D. 数量可能相等但性质不同
17. 商业利润来源于( )。
A. 流通领域贱卖贵买
B. 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
C. 产业资本的让渡
D. 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的产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18. 利息是( )
A. 对利润的一种分割
B. 借贷资本的报酬
C. 借贷资本的自然增殖
D. 对储蓄行为的奖励
19. 企业主收入是( )。
A. 企业主经营管理的报酬
B. 对企业主承担经营风险的补偿
C. 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D. 企业营业收入扣除各项支出后的剩余
20. 级差地租产生于( )
A.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 土地使用权的垄断
C. 土地经营的垄断
D. 土地的自然垄断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对于( )而言的
A. 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时同量资本积累能够吸收的劳动力
B.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同量资本积累能够吸收的劳动力
C. 资本和土地的绝对人口承载力
D.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 )
A. 绝对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B. 相对于资本家来说生活状况越来越差
C. 工人与资本家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D. 按官方公布的标准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3.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
A. 不变资本节约
B.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下降
C.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
D. 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
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 )
A.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B. 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C.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D. 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和个别企业的无组织性
5.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工人的消费需求不足
C. 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D.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部门内部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2. 市场价值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的( )
A. 错误
B. 正确
4. 只有当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时,该部门的生产价格才与价值相等( )
A. 错误
B. 正确
5. 生产价格和价值相等并不意味着该部门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相等( )
A. 错误
B. 正确
6. 商业部门资本周转速度与商业部门的年利润率无关( )
A. 错误
B. 正确
7. 单个商业资本周转速度与单个商业资本的利润呈负相关( )
A. 错误
B. 正确
8.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仅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费用( )
A. 错误
B. 正确
9. 房价高的原因是因为地价高( )
A. 错误
B. 正确
10. 地价高是由房价高引起的( )
A. 错误
B. 正确
1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贫富两极分化( )
A. 错误
B. 正确
1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由竞争到垄断( )
A. 错误
B. 正确
13.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规律( )
A. 错误
B. 正确
14. 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口规律是不同的,不存在一般的人口规律( )
A. 错误
B. 正确
15. 相对人口过剩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16.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可能( )
A. 错误
B. 正确
17. 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个人消费资料所有制( )
A. 错误
B. 正确
18. 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
A. 错误
B. 正确
19.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20.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
A. 错误
B. 正确
03任务
讨论主题 专题讨论
讨论内容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
讨论主题: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100分)
答:
1.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所有论者都认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发展进行了概括。
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
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
劳动对象: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推行雇员持股计划;
实行福利政策;
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卫兴华、陆象淦认为,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国际化。常欣欣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资本的增殖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使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04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考核任务形式:小组学习
考核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00分)
答: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本小组同学认为,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
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
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H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二十项途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意,也不会小于零
(2)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
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3. 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他的观点。吴敬琏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
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平。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原则,只要是没有出现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都不能说是不公平。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发展,那么,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包含着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就变成普遍的贫穷,就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就像动物的生存斗争同种的繁衍是一致的一样。历史上所有的对立关系,都谈不上真正的公平,但是,只要它们还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就是一致的,都是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前提的。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过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条件的改善允许国家加大调节力度。因此,必须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
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
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
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
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
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
等等。以历史的观点看分配关系,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认为,贫富差距的任何扩大都是分配不公的表现。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市场经济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和合理的,更加体现了现实的公平性。只有体制的不完善、政策的不合理和政府的不作为造成贫富差距的过大,才属于分配不公。
4. 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本小组同学认为有以下3点:
①政策上的误区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②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③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
5. 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思路。
本小组同学认为,目前各国大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方针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方针进行处理。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初分配特别是再分配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初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特别注意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05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考核任务形式:学习记录
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到课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包括课堂和网络)、按时提交作业情况、学用结合情况等。(100分)
评分标准:任课教师按照如下情况给予评判:1.面授辅导到课率占30%,需到课达到3次以上;
2.网上讨论占30%,需参加3次以上讨论;
3.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占20%;
4.小组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学习态度积极占20%。
学生直接提交此次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记录和评分标准给分。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篇2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环境
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 图式
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 平衡
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
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 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 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 基因的显形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
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 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
(1) 安全型;
(2)回避型;
(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
(4)紊乱型。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
(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 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儿童游戏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儿童这时才开始真正的社会互动。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 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
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案: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2.??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答: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一是皮亚杰独立于学校的教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去拔苗助长。二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发教师去思考,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这样的思考是与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接得上口的。?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她)知道这不表明该物体不存在了,而表明该物体被藏在了某个地方。在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意识后,婴儿可以减少?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而逐渐利用起表象,这使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感知运动阶段也就结束了。???
(2)前运算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头脑可以运作,但运作还不可逆。典型地表现为延迟模仿,指当被模仿的对象不在时模仿该对象。此阶段的儿童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比如舞动双臂学飞鸟、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排几张凳子“开火车”、抱个布娃娃学习做妈妈,而在现代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也正因为具有延迟模仿的能力,所以此阶段的儿童对很多事情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背着“大人”而“偷偷地”做,结果“闯祸”了。???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能够守恒后,出现了新的认知进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但过了母语的口语交流关,而且可以系统地学习书面语和其他符号表征系统,这典型地表现为他们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数学。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又反过来促进儿童不但能更形象地而且能更有逻辑地表征世界。只是之所以叫?“具体(的)”运算阶段,是因为儿童在逻辑地表征世界时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不能或不善于单纯根据规则或语词的含义作抽象的推理,比如初学算术时会掰手指来计算、难以理解大尺度的时间与距离单位、难以判断复杂情节里的“好人”和“坏人”等等,而当具体情景的变化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能够估计的范围时又会变得不守恒。比如两个同样大小的面团,当其中的一个被搓成长条时,儿童可以守恒地认为两个面团的包含物一样多。但是当长条面团被搓拉得更长更细时,儿童又会认为此时的这个面团包含的面“少”了,这又暂时退回到只注意细的一面,而忽视长的一面的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之所以有时会退回到不守恒的状态,是因为他们不能完全从形式上考虑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这是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篇3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环境
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 图式
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 平衡
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
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 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 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 基因的显形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
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 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
(1) 安全型;
(2)回避型;
(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
(4)紊乱型。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
(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 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儿童游戏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儿童这时才开始真正的社会互动。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 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
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案: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02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对象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结局期望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但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了。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所起的作用。
2. 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都是用来矫治学生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恐惧)的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技术。当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宜;
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
3. 强化四式的特点是什么?
强化四式的特点为:
(1)固定比率强化。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强化一次。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就是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
(2)可变比率强化。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次数与1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控制。
(3)固定时距强化。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而不论学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这种强化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一节一节的J形曲线,固定时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干好干坏一个样”,“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都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
(4)可变时距强化。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配强化次数。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
4. 简述尝试-错误的含义。
(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
(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
(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
(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
(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5.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
“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地”、“偷偷地”学会了。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
(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6. 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7. 替代学习的长处有哪些?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三、论述题(共 6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答案: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
(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2. 论述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
答案:
(1)方便。不必呈现真实的事物,不必制造实际的事件,就能有效地控制儿童的行为。
(2)安全。对于有些真实的事物或实际的事件改用语言来控制,则可以避免伤害。
(3)传递。不但可以指着事物或事件来解释一个词,而且还能够以另一个词来解这一个词。
(4)灵活。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是按词的意思来控制行为的,因此其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口音、语气等物理线索的影响。
3. 论述惩罚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
答案:
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对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1)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
(2)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于是要注意两点: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
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4. 论述两种期望的转化及教育含义。
答案:
期望也是一种内部表征。期望分为两种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两种期望可以转化:一方面,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就会操控之,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
期望的教育含义: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对象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5. 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案:
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
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在消退过程中的“自发恢复”现象对教师有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
6. 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辨别学习的。
答案:
所谓“辨别学习”,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反应。
小学教师容易忽视辨别教学有小学仍然具有基础性,应该列在小学生教育和教学序列的最初部分。教师不要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而看轻了辨别学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⑴ 小学里的辨别学习最明显地体现在识字和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中。汉字的形体区别只在一点一划的有无和长短上;音乐教学中也首先要求学生聆听时能辨别音阶和节奏,歌唱时更要自我监控对音阶和节奏的操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善于帮助学生辨别和抓住动作到位睦的肌肉感觉。
⑵ 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概念学习中。需要运用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技巧,在概念所辖的成员里个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儿童能对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作正确的分类。
⑶ 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日常行为守则学习中。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既活泼可爱,又遵守纪律。可是他们常常把握不好其间的分寸,有时太过拘谨,有时又雀跃欢腾得妨碍当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是泛化的表现。正需要教师通过辨别教学过程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情境,从而作出合乎情境的反应行为
要言之,我们通过辨别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或条件下作出何种行为反应是恰当的。
03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命题网络的形成
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 视觉意象
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 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
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 精制
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 组织
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
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 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 模式
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 概念
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 序列行动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 合成
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
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 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
(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
(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
(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 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忆。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就是陈述性知识的使用,表现为回答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
提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
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4. 对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的产生式进行简要比较。
如何教好或学好程序性知识两种最基本的过程,即模式识别和序列行动。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模式识别的产生式的特点是条件有多项,行动在实质上只有一项。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概化过程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
(1)模式识别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型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
(2)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必要条件或先决条件。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关系密切,可两者的学习过程毕竟很不同。序列行动的学习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5. 大一统产生式有哪些优缺点?
合成后的¾¾特别是大一统的¾¾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6. 简述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区别与支持。
区别: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因此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
程序性知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观的规程,因此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
(3)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表现为回忆的性质,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相同;
程序性知识是更加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
相互支持: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也是相互支持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知识时,通常需要陈述性知识来引导的,陈述性知识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反之程序性知识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设法看一看、做一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应的陈述性知识。
从用的一面讲,在使用程序性知识时,往往需要陈述性知识提供资料或判别准则,而这些具体的陈述性知识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产生式的条件子句里,使得每一个条件子句就蕴涵着一条陈述性知识。一个产生式有越多的条件子句,则这个行动的认知成分就越重。另一方面,当有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时,再认真地学习透彻地理解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再与逻辑推理和想象结合起来,就容易导致创造发明。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答案:
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导我们在听、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1)教师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
(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
2. 论述“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及其教学含义。
答案:
若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因此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会同时处在工作记忆系统里。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此所谓“激活”,就是指“自觉地想一想”。因此在教学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学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希望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
3. 谈谈促进精制与组织的4种基本做法。
答案:
精制与组织都能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提取,教学就应该设法促成这两个过程的发生。下面是促成精制与组织的几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1)意象指导。教学过程要促使学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够促进回忆。
(2)类比指导。意象指导比较适用于相当熟悉的或具体形象的材料,对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类比是管用的。
(3)精制指导。改由学生自己来提供类比。由于每个学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东西来作类比的,这就不会发生因采用不熟悉的类比而导致不管用的问题了。
(4)促进组织。在组织方面提供指导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纲,再阅读或聆听文本。在这里,提纲起着鼓励学生去组织他们的记忆的作用。
4. 请比较概化与辨别。
答案:
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式来反应不同的对象。所谓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
(1)概化是去除各独立产生式中独特的但导致同样结果的条件成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
(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
(3)概化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
(4)概化过程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独立产生式“实质上一样”,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原来别的产生式“实质上不一样”。
5. 如何促进概化与辨别。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
(2)相继呈现;
(3)同时-相继结合法。
呈现变式实例的基本做法是这样: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说明呈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所以从实质上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促进辨别过程的有效基本做法有二:一是同时呈现一个概念的是样例和非样例;
二是选择“乱真的”非样例。
04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
个体差异=Xi-`X。
2. 测量
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 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4. 标准差
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σ是标准差的标记。
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
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 行为指示子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
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2. 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
(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
(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3. 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了。
4. 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B-类内容的教学最典型地体现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才艺的教学与训练中。因此抓好B-类内容的教学将最能体现一校学生因受学校教育而发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样性。
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是(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3)C-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
5. A、B类教学目标如何处理个体差异?
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估计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
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除个体差异。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试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的优点。
答案:
(1)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们有可能对个体差异做数学运算的地步;
(2)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又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具体性,具体到我们可以联系任何一种实际事务来确立任何一条分界线,从而判定任何一种“质的差异”。
2. 论述J-型分布的教育教学含义。
答案:
社会遵从是一种大伙儿都朝一个方向行为的趋势,它造成个体差异呈J-型分布。联系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操行表现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J-型的,这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具体而简捷地说,那就是“绝大部分是好的,少数人是有点问题的,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这是德育与智育的一个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
3. 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答案:
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4. 举例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答案:
学校教育教学中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至少有如下几种。(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宜用等第分数,甚至可以只有两级如“达到-稍欠”,例如对小学一年级的算术成绩就可以这么做。(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数。比如音乐、美术、体育之类的科目,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提供在平均水平上优于家庭教养的教育,在于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是为了细究个体间的差异,那也就没必要采用连续分数,而只需列出若干粗大等级就行了。(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比如测量学生的操行。
5. 试述C类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的关系。
答案:
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模型。虽然任何一项行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对应于使用“理解”之类抽象词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一个学习者表现出越多的指示子行为,那么他(她)达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我们就有一个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策略,那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去收集多项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观察行为,由此形成我们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格式。
05任务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一个写一篇小论文,根据所选题目的不同,论文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调研报告、还可以是具体的教案设计。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1.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如何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设计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答案:
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爱因斯坦曾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进行识别和解说,从而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课是一首诗歌。全文共有四句话。课文讲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宽敞,房前屋后还有花草树木,并指出小学堂最漂亮,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并富有节奏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和4个偏旁“广、户、穴、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通过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阅读能力,体会小学生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很大,教育学生热爱农村。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观察校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今天我们一起到家乡瞧一瞧,看一看那里的风景。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画,自由说说自己的发现。
3.⑴出示课题。指导读准生字“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
⑵从观察中,你认为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读感悟
1.自由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遇到读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教师巡视,鼓励和帮助读书慢的孩子。
2.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气和停顿。
3.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课文。
4.同桌为一小组,互相帮助,力争把课文读通顺。
5.教师指名读课文,适时指导。
6.男女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7.师生合读。
三、利用图片,理解课文
1.在学生已经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到了农村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生边说,师边贴图片。
(1)学生交流。
(2)想想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3)说说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3.比较想像,解决难点。
(1)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让学生指指哪是小学堂。
(2)让学生观看过去农村破旧房屋、矮窄门、小低窗、房前房后树少草多的录像。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
四、朗读体味,激发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叠词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问句和答句。
3.板书出示: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六、想像创新,拓展延伸
1.先让学生说说课后“读读说说”中的叠词。然后比赛,看谁说的叠词多。
2.在学生观察校园的基础上,以“夸夸我们的学校”为题开展说话比赛。
(1)四人小组比赛。
(2)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说。
【案例分析】:
从上面案例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积极、主动、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去问,让他们敢于交流,善于交流,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学习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渗透语文素养,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2、以读为主、以情动人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篇4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环境
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 图式
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 平衡
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
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 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 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 基因的显形效应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
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 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
(1) 安全型;
(2)回避型;
(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
(4)紊乱型。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
(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 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儿童游戏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儿童这时才开始真正的社会互动。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 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
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案: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02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
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对象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结局期望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但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了。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所起的作用。
2. 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都是用来矫治学生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恐惧)的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技术。当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宜;
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
推荐访问:国际公法 作业 考试题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性考任务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