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永多文秘网!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11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6 19:00:17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11篇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1

雷锋一直是我们几代人学习的榜样,但是我真正了解雷锋,是在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以后。它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是一滴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能够温暖人们的心。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他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就是伟大的雷锋。

1959年春天,县委决定在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沉睡的荒地变成鱼米之乡。全县青、少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出捐献一台拖拉机作为献礼。雷锋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县委书记知道后,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拖拉机一开进农场,雷锋就开始勤学苦练了,他不仅白天跟着师傅出车,晚上还坐在灯下阅读有关拖拉机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雷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试车成功了!雷锋为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个骄阳似火的八月,雷锋在弓长岭新建的焦化厂工地调度室看书时,忽听外面刷刷的下起雨来,雷锋看工地上还有六节车皮水泥没卸下来,如果被雨一淋,就会变质。水泥可是国家财产啊!于是雷锋顶风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现场,盖在水泥上,大家经过一场雨夜激战,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没受到损失,可雷锋的衣、被却连泥带水搞了个一塌糊涂。

雷锋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像旧社会的地主、恶霸那样为非作歹,但是像雷锋那样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不足,可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从现在起,用雷锋那先人后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雷锋日记》,书的主人公是雷锋,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们听大人们讲过,老师说过,课文里也学过。他是国家的好战士,党的好儿女,人们的好同志。虽然他已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几乎没有停止过助人为乐,扶老携幼,当时一句佳话流传至今,“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牺牲后,毛主席还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的三个精神,牢牢地印在我心中。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以助人为快乐之本。有许多人就不理解,都说雷锋是“傻子”,可他日记里写着:如果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人是“傻子”,那我甘愿当这样的“傻子”。他靠着“钉子精神”学习了毛泽东著作和文化知识,提高了思想觉悟,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还有他的“螺丝钉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和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在每一个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

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人格,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对人民有用的人。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3

  小萝卜头的故事发生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

  小时候,小萝卜头很胖,很可爱,他的爸爸、妈妈是共产党员。那时战火纷飞,整个世界都很乱,共产党的人好多都被抓了,包括小萝卜头的爸爸和妈妈,在小萝卜头爸爸失踪的日子里,小萝卜头的妈妈一直在寻找他,结果被关进了大牢。

  小萝卜头和爸爸、妈妈关在了渣滓洞监狱,在共产党人陈然伯伯的关心下,认真学习,识字、画画。有一天,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看见了一个疯老头,后来他又发现疯老头和爸爸在一起开会,感觉到非常奇怪。最后他才明白疯老头是“地下党”。小萝卜头在监狱里一天天长大,也非常懂事,帮助共产党人给外面送纸条,传递信息。后来,小萝卜头被坏人毫不留情地杀害了,年仅9岁。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小萝卜头在监狱学习、传递信息的镜头时刻都浮现在眼前。我要学习小萝卜头的精神,好好学习,报答社会。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4

如今,越多越多的人去阅读欣赏外国名著,小说,散文,而渐渐忘记了属于咱们中国自己的语言艺术,民族艺术,为了再次感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我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这本书。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民间故事。这本书的导读为我详细地介绍了,原来民间故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创作和传播主要依赖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而民间故事传承的强大的力量,可以同风俗习惯相比拟,因为这是种靠行动、语言的集体传承,所以具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民间故事中的很多篇章成了后是作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怀着一份期待与激动,我开始从第一个故事细细阅读起,没翻几页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整本书,有我很小时候就知道,并且常常听大人讲的故事,比如狼来了,东郭先生和狼,这些故事虽然十分简短,但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许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一不性格鲜明,惹人喜爱,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简单的小道理字

。比如狼来了就让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撒谎,撒谎的后果就是羊都没了,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东郭先生和狼告诉我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坏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心啊。书中也有许多让我感到无比的故事,比如宝莲灯,懂兽语的海里布。宝莲灯中,三圣母和刘彦昌这段超越界限,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爱情让我震撼。沉香为了拯救母亲,不怕危险,历尽千辛万苦,更让我感动。懂兽语的`海里布中的海里布也让我十分敬佩,他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不惜出卖了自己的密码,后来拯救了其他人,却牺牲了自己,成为了一尊石像。当然,也有许多我以前闻所未闻,让我大长见识的故事,比如李白求师,李白乃一代诗仙,在文学领域上可谓无人可敌,可他居然也为了寻找高人请教而放弃了欣赏美景,等待了五天五夜,这种虚心请教,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进去,去欣赏那些自然人文,同神仙鬼怪在一起。我也深深地被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我也相信,这些植根于民间的故事,可以口耳相传,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5

谁能把小说写得像诗、像散文一样优美?谁的小说平淡如水、没有高潮也一样有吸引力?废名创造了这个奇迹,作为一位乡土文学作家,废名的作品并不像别的乡土文学家那样写实,而是写“飘”。他的小说情节淡化,不见大起大落,只是写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语言简朴优美,抒情依连,盈溢着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废名的作品“有一种隐逸的情调,有一种冲淡如陶诗、清澈如溪流的风格。”而《竹林的故事》正是他这一风格的体现。

《竹林的故事》讲的是三姑娘的故事,她和家人住在竹林里,父亲很早去世,留下她与母亲两个人。她的生活平淡如水,每天种菜卖菜,侍奉母亲,不喜欢热闹,也不爱梳妆打扮。后来嫁了人,也还是过着平凡的把家持道的生活。小说没有高低起伏的情节,全文如一条浅溪缓缓流动,但却给人一种心灵的享受,让人爱不释手。同样的乡土题材,可废名却不像别的乡土文学家一样,揭露农村的愚昧无知,批判封建残留思想的丑陋,他笔下的“乡土”,没有宗法制农村的天灾与人祸,横暴与屈辱,而代之以由灵性化的自然、自然化的人生交织出来的“一切农村寂静的美”与“平凡的人性美”,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禅意。

废名是一位性情温和、不喜交接、崇尚禅道的作家,他滞溺禅道后,喜欢以打坐入定的玄妙方式来体验生活,在他的小说创造中,则以随缘任事的恬淡心境,以直观了悟、清静无为的方式去照观、把握世界与人生。因而他的作品无不带有禅道的影子,又或者说,他创作小说的本意就是为了宣扬禅道。

三姑娘是作者刻意创造出来的一位完美女子,但是作者并没有从外貌上描写三姑娘,而是着力刻画出一个有着“月色一般”清静、如“栖在竹林的雀子”一般淑静的三姑娘,她不喜热闹,勤劳善良,纯美得让买菜的顾客掏出铜子也会自惭俗气。作者先是写了小时候的三姑娘,一个活泼乖巧而又恬静的小女孩,跟着爸爸去打鱼,就安静地看着爸爸,只有鱼上了钩,“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这时才跟着她的欢呼的叫声热闹起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栩栩如生;有时候她又会把爸爸忘记了,“只是不停地抠土,嘴里还低声的歌唱,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一个乖巧恬静的小女孩呈现在我们面前。长大后的三姑娘,渐渐就少了活泼,只剩下恬静了,她不爱看热闹,二月间城里赛龙灯,锣鼓喧天,堂嫂子们邀请她去玩,三姑娘总是微笑推辞。虽然母亲极力鼓励她一路去,她心里面也想着儿时和爸爸一起看热闹的情景,可她究竟是不凑这个热闹。她过于乖巧,以致常常因为这个而和妈妈吵架;她不爱打扮,出趟门,妈妈要她戴花,她总不愿意;她勤劳善良,一大早就去卖菜,种出的白菜又嫩又好吃,还会给别人多一点??这样一位三姑娘,让人赏心悦目。

在《竹林的故事》中,作者自觉地追求着禅意,在自然的灵性化与人生的自然化中形成景与意、现实与虚幻,超俗性与现实性的意境。首先,“竹林”就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地方。自古以来,“竹”都以“隐逸”、“参悟”有关,废名把小说的大背景设在河边一片清幽的竹林里是别有用意的,在营造一个清静、与世无争的环境的同时,也以竹子的青逸反衬三姑娘的恬静,使得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所谓“竹林的故事”其实是无故事的故事,生活在竹林里的人们,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他们不追求功名利禄,甘于平凡,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三姑娘的父亲去世了,除了留下一个如教书先生用的戒方模样的土堆和使得妻女衣着变得素色点外,再也没有什么变化。春天来了,竹林里的一切都绿得可爱,而三姑娘父亲的死却一天比一天淡漠,最后只剩青草铺平的土堆,三姑娘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几乎也忘记了。从这

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亲情的冷漠,而是人性的豁达,是作者追求的禅宗思想所在。禅宗思想重视内心的自我解脱,认为世上一切事物都体现了“真如”,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人的死亡是回归到自然中去,正如人是从自然中来一样。三姑娘对死去爸爸感情的淡化,正是内心的自我解脱,表现了“自然人性”的自由。

受禅道致思方式的影响,废名的作品在语言上追求简朴自然,形式上追求跳跃灵动,这使得他的小说兼有散文的形貌和诗歌的情韵。《竹林的故事》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所有的语言都是显浅易懂,仿如缓缓流动的小溪,清静淡雅。然而他的形式却是灵动的,行文间留着空白,但不影响读者理解,反而增添了一种悠远的趣味。如写“三姑娘爸爸去世”这件事,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而是写到“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没有直接点出老程的死,但读者可以从这些文字中看出他的离去;写三姑娘嫁人,作者更是不着一笔,只是写了“我”说希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但我们可以从后面的文字:“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就可以知道三姐已经为人妻,而且很少回家探亲。这些因情节的跳跃而造成的空白,不仅不会造成理解困难,反而令读者在扑朔迷离中获得豁然开朗的审美愉悦。另外,作者在炼字上也下了很大功夫,这也是他的小说写的像诗、像散文的一个原因,例如,他描写环境:“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用了顶针的修辞,读起来像一首故事,意蕴深厚,形象优美,作者精心挑选的词语营造出一幅优美的图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竹林的故事》如同一曲和缓的牧歌,悠悠地飘荡在我们的耳边,全知全能的作者缓缓地把竹林里的人、事展现在我们面前。美好的三姑娘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清幽的竹林是作者追求的生活环境,作者把他独特的审美目光和禅宗思想隐显在灵动的文字中。从《竹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无穷的情意理趣,可以感受到作者刻意营造的禅意,可以收获到心灵的净化和豁达、自由的人生态度。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6

  去年寒假,爸爸带我去重庆玩,正巧看见了《小萝卜头的故事》这本书。我读完后发现小萝卜头和我们一样是孩子,可是他和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童年,这让我十分同情他。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悲惨的童年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萝卜头——宋振中,他在八个月的时候就和母亲徐林侠一同进了“监狱,”小萝卜头从小在铁窗黑牢里学会了怎样讲话,在“监狱”的地上学会了怎样走路,在看守的监视下学会了怎样生活。就这样小萝卜头在铁窗黑牢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年时光最后在1994年9月6日,宋振中与他的父母和杨虎城将军及两个小孩被押到重庆白公馆后的松林坡,两家六口被杀害!宋振中遇难年仅9岁。

  其中有几个情节让我记忆犹新:小萝卜头学特务叫“疯老头”下来扫地,将她妈妈给韩子栋缝的衣服他,帮助“疯老头”实施越狱计划。在特务的监视下,利用自己走动的方便,在衣袖挽起的袖口里藏纸条,秘密送到指定牢房。他每次都很小心,没有被特务发现。

  一次,一个特务走过来,小萝卜头正开心。特务对他说:“小萝卜头,叫我叔叔我就给你糖吃,糖很好吃,是甜的。”小萝卜头咽着口水,伸出小手要拿。可特务却说“先叫叔叔,后吃糖。”小萝卜头慢慢放下手说:“你不是叔叔,是特务!”特务说:“我比你大,也应该叫叔叔呀!”小萝卜头摇了摇头,坚决的说:“不,你就是特务,看守!”特务气急败坏,伸手要打小萝卜头,小萝卜头立刻跳下栏杆,跑回自己的牢房。

  我读到这儿我想对小萝卜头说:“假如没有战争,没有灾难,你,小萝卜头,也会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愿你在天堂没有痛苦,我会记住你的,小萝卜头!”

  我非常能理解小萝卜头当时的感受,我参观过小萝卜头被关押的地方,阴冷,潮湿,狭小。可她却在里面度过了本应该天真,灿烂的童年。虽然他的生活很艰苦,但他依然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革命事业。

  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我都已经11岁了,我自愧不如。现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小萝卜头,我要向你学习!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7

  重庆回来后,暑假开始了。今天我在家又仔细的阅读了一遍《小萝卜头的故事》。

  当时的小萝卜头还不满一周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被日本侵略者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监狱的`饭菜还有老鼠屎,这根本连狗吃的东西也不如,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已经很不错了。在这恶劣的情况下,造成了他营养不良,长成了头大身体小的样子,所以监狱里的人都叫他小萝卜头。

  1943年,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被转移到了贵州息烽监狱。在监狱里,小萝卜头十分渴望上学,狱友们为了要让他上学就集体绝食,看守只好答应,小萝卜头兴奋极了,开心的是自己可以上学了。他天天到罗伯伯和车伯伯那里学语文和数学,可是后来不幸被看守员杀害了,于是又换了新老师黄伯伯,他不仅教了小萝卜头语文、数学,还教俄语和武术。

  然而这样“美好”的生活没有多久,看守长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开始对革命者实行大屠杀。小萝卜头和父母、以及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贵被杀死在重庆松林坡。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给我们争取出来的,我们用的都是高级书包,多功能文具盒,色彩鲜艳的自动铅笔;我们吃的是美味的红烧肉,鲜嫩的水饺……而小萝卜头呢?用的是树枝做的笔,用草纸定起来的本子……

  小萝卜头没有给我们留下童年的欢笑,却给我们带来深沉的思考,我们不该忘了苦难的昨天,要珍惜幸福的今天,建设美好的明天。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8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雷锋一生的经历。雷锋的爷爷被地主逼入绝境,父亲被日寇打死,哥哥被机器扎死,弟弟在母亲的怀里饿死。可怜的雷锋就这样成了一个孤儿。雷锋用心工作,会开拖拉机、推土机,他决心去当兵。雷锋当成了兵以后,做了许多好事。俗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一次雷锋去广播站广播,鼓励大家防洪,当时在下雨,去广播站的路上,雷锋看到一位同志没有穿雨衣,身上都是水,就把自己的雨衣给他披上。等那位同志发觉时,雷锋已经跑远了。

  我的一位同桌,他用钢笔时钢笔没有墨了,正巧老师叫他进办公室。他走后我帮他灌了墨水,他回来打开钢笔一看,里面居然有墨了,他问了很多同学,他们都没看到是我做的。我没有声张,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并不是让别人感激而做的。我觉得自己的心里有莫名的乐感,激励我向前。

  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帮助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肯挤、肯钻。只有大家都像雷锋一样,才能助我们的国家更加辉煌。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9

前些天,我开始看《中国民间故事》一书,看着便被里面神话故事深深地迷住了,爱不释手。一连几天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哈哈,一口气将它看完了。脑子里充满了无限遐想,也带给我深刻的思考。

我想每个同学应该都和我一样,乃至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代又一代人都是在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里,带着美好的向往和幻想,陪伴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当临睡前,我总是要在妈妈讲的阿凡提的故事、神笔马良、孙悟空在打白骨精,猪八戒吃西瓜等等故事里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每当夏日在阳台屋顶纳凉,望着浩瀚的夜空,在神秘的太空里,月亮、星星……都是外婆故事里不可缺少的主角。我总是幻想着皎洁的月宫里住着美丽而寂寞的嫦娥,抱着可爱的玉免,思念着后翌。还有那银河却不能阻隔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七七鹊桥相会……我总是追问天上是什么样子的,天上真的有神仙和仙女吗?

随着渐渐长大,我知道那些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和寄托。时至今日,我依然还是很喜欢中国民间故事,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纯情朴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世代口耳相传的结晶。它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书中的许多故事里可以领略许多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给我们许多教诲,鼓励和希望。使我们懂重了真善美的意义。我总是随着故事喜怒哀乐,喜欢主人公或机智、勇敢;或爱憎人明不为权贵;或勤劳善良;或敢爱敢恨,坚贞不移……最终故事的结尾总是和我期待的一样,好人终有好报。

以后,我还要看更多的民间故事,因为小小故事里总是蕴藏大道理。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10

上周,我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课文,文章描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以及维也纳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维也纳整个城市都被无边无际的绿色所包围。每逢春天,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动物奔跃,多么赏心悦目的景象啊!维也纳不但景色迷人,还有着清爽宜人的气候,即使在夏天的夜里也要盖着被子睡觉。这美丽的景色和宜人的气候是上帝对维也纳人的特别恩赐吗?不,这一切其实更是维也纳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结果。早在100多年前,维也纳人就颁布了《森林法》并沿用至今;在维也纳,人们因为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他们甚至不肯使用空调;在公园的露天音乐会场,孔雀可以和乐队一起边奏边唱……

维也纳人的环保意识令我深深地叹服。因为懂得科学地利用环境,才得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因为有了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才使整个维也纳处在绿色包围之中。想想我们也经常叫喊着要“环保环保”,偶尔也搞一些活动,做一些文章,好像是为了环保,其实都是形式主义,环保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大部分人们还没有丝毫的环保意识。我也是这样。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事情我会气愤,但我也没有为环保做出过什么贡献。就举一件最小的例子吧。单位的洗手间水管是常开型的,每天水管哗啦啦地唱着歌,一吨又一吨的水就这样流走了,开始我还感到心痛,去关阀门,时候久了,我也麻木了,任它流去吧,我前一分钟刚关住,后一分钟又有人用就又敞开了,在门口贴个公告,大家都视而不见,唉,我又有什么办法?我总不能天天守在水房门口吧。

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变得像维也纳一样呢?

安妮的故事读后感篇11

雷锋一直都是一个的好人,也是我们学习中的好榜样。我读完《雷锋的故事》以后,它让我的心不能平静下来。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雷锋在宿舍里看书,雷锋看到外面下起了大雨,就想:外面下雨了,工地上还有6节车皮水泥没御下来,如果没御下来,就会变质的,水泥可是国家财产啊!于是雷锋顶风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现场,盖在水泥上,大家经过一场雨夜激战,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没受到损失,可雷锋的衣、被却连泥带水搞了个一塌糊涂。

1959年春天,县委决定在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沉睡的荒地变成鱼米之乡。全县青、少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出捐献一台拖拉机作为献礼。雷锋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县委书记知道后,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拖拉机一开进农场,雷锋就开始勤学苦练了,他不仅白天跟着师傅出车,晚上还坐在灯下阅读有关拖拉机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雷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试车成功了!雷锋为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雷锋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像旧社会的地主、恶霸那样为非作歹,但是像雷锋那样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不足,可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从现在起,用雷锋那先人后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

推荐访问:安妮 读后感 故事 安妮的传奇故事读后感 关于安妮的五个故事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安妮最喜欢听的故事 安妮讲故事 安妮故事简介 读《安妮日记》有感 安妮的传奇故事读后感200字 安妮的传奇故事阅读心得 安妮的传奇故事读后感450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