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调研报告
关于某街道党建引领市域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某街道党建引领市域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某市委在加强市域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强调了从党建入手,引领市域治理工作。我们对某街道的市域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该街道在贯彻落实市委的要求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强化党组织作用,推进“双向治理”
在某街道,党组织始终担任着“双向治理”的中枢作用。一方面,党组织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推动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另一方面,党组织也及时向上级汇报街道各项工作,有效地协调街道和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双向治理”框架下,某街道的市域治理工作得以顺畅开展,取得了不少实效。
二、创新监督机制,强化执法力度
在市域治理中,警务联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某街道警务联动小组与社区大力配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了对居民生活、环境治理、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管。这一机制的建立,强化了执法力度,使市域治理工作效果更加显著。
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共同推进执法
在市域治理中,公共文明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倡导居民文明行为、促进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某街道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
建活动,包括“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在这些活动中,执法部门积极参与,秉持“以治管乱”的原则,共同推进市域治理工作的建设。
总之,某街道在市域治理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展现出了党培优良组织力、大力倡导居民自治、积极推进综合监管等特色和优势。今后,该街道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市域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实践,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全市的市域治理贡献力量!四、突出创新创优,提高治理水平
在市域治理工作中,科技创新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某街道注重科技创新与市域治理工作的融合,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水平。该街道通过开展“治理奖励”和“争先创优”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和居民的创新创优热情。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治理能力,更积极推进了市域治理工作的团结纷呈、拼搏向前的良好氛围。
五、聚焦矛盾解决,加强沟通协调
市域治理中,矛盾化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某街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矛盾预警机制,通过沟通协调和依法处理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矛盾和纠纷。该街道特别注重对局部矛盾和重点矛盾的处理,通过书面调解和谈判协商等方式,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矛盾解决方面,该街道的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六、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市域治理工作的成功需要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某街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街道治理工作的价值、意义和效果,以此推动居民自治和社会参与,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治理氛围。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让居民加深了对治理工作的了解和认同,也使治理工作更具公信力和感召力。
总之,某街道在市域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执法与创新相结合,加强矛盾调解和营造浓厚氛围,建立科技化、智能化的治理平台等举措,不仅深化了市域治理工作,也营造出浓厚的社会治理氛围,为全市的市域治理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该街道在市域治理方面的成就尚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实现和巩固,更需要用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要求和行动不断提高市域治理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市域治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市域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着重从某街道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六点经验:
首先,党建引领是市域治理的牵引力。党组织的领导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市域治理起到关键的作用。
其次,执法与创新相结合,是市域治理的重要保障。在管理和治理的过程中,执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罚和惩戒的层面,还要通过创新和规范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第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是市域治理的基本要素。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力量的联合作用,可以使市域治理工
作得到更有效的推进。
第四,创新和优化是市域治理的发展动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可以提高市域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激发广大干部和居民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第五,矛盾解决是市域治理的重要环节。建立矛盾预警机制和通过沟通协调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是市域治理的关键环节。广泛宣传治理工作的价值和效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从而营造出更好的治理氛围。
在市域治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携手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共同推进市域治理的深化和提升。只有在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市域治理工作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篇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调研报告:党建引领社会事业发展
老街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这一工作宗旨,突出党的核心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党建工作的辐射力和推动力,用“老街红”实现党的建设与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一、取得的成效
(一)铸造“红色引擎”,开创党建格局
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工作全覆盖,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辖区每个角落,4个社区党总支划分出12个小网格并成立党支部,在相应的楼院成立了37个党小组,把社区、非公企业、机关党员都纳入党组织进行管理,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四级管理”体系,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到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中。结合“双报到”工作及时调整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把市第二人民医院、老街工商所、老街派出所等“双报到”单位全部列入大工委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共建活动,开创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目
前,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达32个,今年以来,共开展社区共建活动97场次,参加党员4200余人次。
(二)坚持“红色教育”,强化思想建设
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传递到辖区的每个角落,街道党工委率先在全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采取阵地、家庭、流动、网络四种讲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0场次。在开展日常学习教育的同时,街道党工委创新形式,利用“务实老街”微信公众号、党员群众微信群等,以“空中课堂”的形式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有效弥补了不同类型党员学习教育的漏洞。
街道党工委完善了《智慧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积分管理办法》,把基层党建融入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按照“互联网+”的工作思路,将党员的工作业绩在网上“晾晒”,以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展现,对党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价,真正形成“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以数据服人”的大数据管理党员的新模式,有效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把党员的思想凝聚到了街道党工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三)开展“红色服务”,弘扬志愿精神
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党员志愿者的奉献服务精神,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红马甲”党员志愿服
务活动,广大党员随着党员四级网络管理体系下沉一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光辉形象,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精神指引。
特别是全市开展党组织党员“双报到”活动以来,街道党工委发放了《驻老街辖区“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的一封信》,明确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各社区党总支结合“双报到”党员的特长和工作性质,制定了合理化、有针对性的活动计划,每名“双报到”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填写《在职报到单》,在16个服务项目中挑选符合自己实际的服务项目,社区党总支把每周的活动计划提前发布到“漯河沙澧先锋”微信公众号,“双报到”党员可以根据工作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社区党总支依托“漯河沙澧先锋”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情况日报告、问题收集反馈等工作机制,引导在职党员在社区开展“亮身份、亮业绩、亮承诺,服务在社区”的“三亮一服务”活动,既拉近了党员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构建了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格局和服务体系,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四)实行“红色物业”,打造宜居家园
街道党工委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从任务艰巨的老旧小区整治入手,以滨河春天小区为试点,组织居住在小区内的“双报到”党员成立了楼院党小组、业主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党小组会、开展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居民讲解相关政策,征求意见建议,收集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推动符合条件的物管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建立党组织,把物业从业人员打造成党的工作队,对小区开展综合整治、改造门卫门禁、増加停车位等,全面改善小区硬件环境,仅去年一年,街道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辖区内108个老旧小区、32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达到了灯明、路净、管道通的标准,在符合条件的32个小区中推行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市委书记蒿慧杰对“红色物业”管理模式作出批示:“老街街道办积极探索红色物业管理新模式,是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和生动实践,也是牢树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探索。”
在城市网格化管理方面,社区党组织成立12个网格党支部,建立38个楼院党小组,培养指导有公益心、责任心的业主代表成立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党总支、社区、小区党小组共同推进业主自治,创新形式为社区共建做出积极贡献的“双报到”党员的单位送“表扬信”,为党员本人
篇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调研报告
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作者:
————————————————————————————————
日期:
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认真开展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x村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将x村确定为区级试点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坚持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以平安建设为统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探索新时期社会治理科学路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提升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社
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主要做法
(一)在“共建”方面。一是巩固优化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了“兼职委员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十个一”区域化联建协议书。建立完善了“双清单、双认领”联建机制,社区党工委通过社区自主制定、上门征集辖区单位需求等方式,认领了辖区单位服务需求事项,向辖区居民开放了棋盘室、书画室、红观影室、培训场所等服务场所,做到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辖区单位认领了社区服务事项,开放了各自单位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馆等资源共享场所。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按照“四定”“六个一”标准开展集中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文明城市创建、辖区平安建设守护等工作。在农村,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五四八”(五项机制、四项能力和八项体系。即:“建立党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负责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法治保障机制;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村级治理能力、法治服务能力、德治教育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共同发展体系、信用评价体系、网格管理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安全责任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心理服务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持续深化网格化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员”工作,落实了“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十条为民服务线”工作法。三是探索实行巷长负责制。在城市社区,组建了由社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巷长,由网格员、在职党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力量组成的治理队伍,由社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和社工
委副主任分别担任巷长,综合协调管理各类事务。同时,建立完善在职党员、网格员、物业公司职工兼任信息员制度,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及时反馈网格内各类信息,及时将特殊群体的信息反馈到楼栋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巷长及社区党工委,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四是以职业化管理提升战斗力。全区全部行政村四委班子成员实行正常上班制,全天候服务人民群众。大力推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强化绩效考核,2019年村干部年工作报酬人均x万元,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探索实行村干部廉洁保证金制度,将村主要负责人每年绩效考核奖励报酬总额的40%作为廉洁承诺保证金,在届中或任期届满离任时一次性发放,让村干部廉洁管事。
(二)在“共治”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完善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情接待室、代表委员工作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功能作用,开展居委会成员、人大代表、党代表、居民代表议事工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建立完善“周集—月议—季报”居民议事机制,打造居民协商议事阵地,研究解决违章建筑拆除、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地埋式垃圾桶安置等突出问题。二是坚持“法治”“德治”相结合。社区结合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心理咨询室和法律咨询室,聘请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依托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是丰富拓展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探索推行以“党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党员+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n”服务模式。采取多形式打造过硬网格队伍,以“双向培养”建强党员、网格员队伍。设立小区巡逻岗、文明劝导岗等服务岗位,组织
居民老党员开展不明文劝导、车辆乱摆乱放等“逢六”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先锋圆梦微心愿”活动,兑现微心愿。突出主题党日“党味”,组织支部党员深入群众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爱心募捐、义务劳动、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实践。在所有行政村按照“l+7+x”模式组建协商议事会(“1”即村党支部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包括村党组织班子代表、村民委员会班子代表、村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群体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六步议事”程序开展协商(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初步构建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治理主体多元联动格局。五是构建村民自治新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创新建立村民褒扬惩戒和失德行为约谈等制度,采取提醒约谈、警告约谈、曝光等方式,督促失德者向好向善,真正使村民自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发挥实效。六是以德治提升治理活力。创新推行道德信贷工程,为星级文明户发放低利率的道德贷款。开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用积分换日用品。创新开展最美夕阳红“德润生日会”活动,每个季度为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七是打造法律服务新模式。在所有行政村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法律顾问x人,组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伍x
支,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在“共享”方面。一是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巩固提升“全域无垃圾”工作成果,实施老旧小区美化硬化改造工程。结合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网格周三入户日整治违规占道、车辆乱停、摆摊设点等行为,不断改善辖区居住环境。二是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安装便民服务终端,衔接推进服务窗口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次办结”,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居民满意度。三是拓展社区大学教育功能。采取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方式,试点社区设立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根据社区实际以及居民爱好和需求,每周开设工笔画、书法、国画等班次,招募师资团队。打造红色教育观影室,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电影”的要求,为辖区党员和居民播放红色电影。四是持续拓展社区品牌。将党建活动和群众活动有机结合,采取“每周小活动、每月大活动”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节日、不同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五是着力推进共管共享。在所有行政村成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制定管理章程、基金管理办法和设施管护标准,按照每村x万元的标准设立基金专户,选聘x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村庄保洁和设施管护,建立分段包干、划段管理、绩效考核的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村民共管共享的良好机制。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加,如何
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矛盾纠纷呈现出“诉求利益化、形式多样化、参与群体化、化解复杂化”的多元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原有住宅小区设施的老化,辖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落后,人防措施还存在薄弱点。
四是辖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力度还不足,部分在职居民习惯当旁观者,对基层治理工作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同,不愿参与进来,持观望或者冷漠态度。
四、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深入开展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共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制,引导各方面积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确保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自治实践,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德治水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是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在各镇设立涉农纠纷特邀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诉前调解联席会议制度、诉前工作报告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查督导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健全诉前调解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结合综治中心建设,在各社区(村)卫生室建立心理驿站和心理咨询
(辅导)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援助服务,重视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衔接,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警力,实现村警务室全覆盖。以“雪亮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布点建设、联网共享、智能应用和统筹管理,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全面推行“红袖章”工程,动员组织辖区内已退休且身体较好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以及爱心人士,出屋上街,看家护院,为全区平安建设做贡献。
四是建立居民恳谈会、访谈日,设置意见建议箱,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留言功能,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平台。进一步发挥道德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作用,积极动员公益组织、党员、居民群众以及热心公益人士自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广泛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篇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调研报告
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共3篇
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1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层治理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基层治理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党建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城市基层治理现状调研
1、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大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的信息、政策等并没有充分传达给居民,居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居民的诉求、反馈等也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传达到政府部门。
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当前,大多数城市都在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③参与度不足。尽管城市基层治理中已经有了社区、居委会等组织,但由于参与度较低,治理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2、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意义
通过对城市基层治理现状的调研,我们发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①规定了治理方向。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党建可以明确治理的方向,制定出相应的政策、规章等,以此来规范和引导治理工作的开展。
②落实了管理责任。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党建可以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督导,督促各部门承担起管理责任,推进城市治理工作。
③促进了民主参与。在党建的引领下,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增加居民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治理效率。
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建议与措施
1、强化政府部门与居民之间的沟通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将相关政策、信息等传递给居民,增加他们的知情度,并且更加积极地收集居民的诉求和反馈。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起专门的平台,在上面实行
互动式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信息的公开量和公开度。
2、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具有很好的效果。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3、加强居委会等组织的发挥
居委会等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居委会等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建立权责明确的社区自治机制,由居民和政府共同参与治理。
4、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
政府在推进城市治理工作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管和督促,并为在城市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效率。
三、结论
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党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对党建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并相应调整城市基层
治理的工作机制,从而实现治理效能的提升和城市治理的品质改进。同时,居民也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成居民和政府互补互利的治理模式
城市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居委会等组织的发挥,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以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党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引领,政府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并调整治理机制,将居民和政府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成互补互利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品质和公众满意度
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2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共服务和治理效能,成为了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党建强化基层组织
党组织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基层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职责,培养一支充满活力、能够服务大众的队伍。
在党组织建设方面,着力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基层单
位的领导和管理,强化组织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培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加强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使党组织在管理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基层治理加强社会服务
城市基层治理需要注重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社会服务的操作。在服务方面,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推进民主化,而且也要次读满足公众需求,推动社会公益事业。重点需要加强社会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效率从而真正融入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这需要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实现科学规划、良好管理和协调配合。
三、监督定期调整
城市基层治理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石。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监督,依靠党的机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监督和推动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在监督方面,需要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评估,并加强对治理对象的监督,确保基层组织运转的规范化、高效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保证城市治理的质量。此外,也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并使之与城市治理效率实现高标准的统筹考虑,加强质量和效益的监督和评估。
四、促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党的组织在城市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将是高效、全面地推进社会先进制度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分清是非,哪些是真正的老百姓,哪些不是;决定群众的决策权、促进经济发展的好项目、民主管理机制的加强、法律执法能力的提高,都考验党的领导干部的智慧、信心和能力。”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需要领导干部敬畏党纪、遵纪守法,为人民利益负责,以优质的工作人员为基础,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总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是达到城市治理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要加强党建引领,必须全面深入进行有关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加强党建,做好组织工作,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多样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基层治理显得愈加重要,实现城市治理高质量、高效率必须要加强党建引领、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同时,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政府、企业、群众等多元主体间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多样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党的建设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也成为了当前发展
的重要趋势。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进行调研分析。
一、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内涵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是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城市基层治理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对城市基层组织的建设、干部队伍的培养、市民参与的推动等方面。在实践中,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重在提高治理效能,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现状分析
1.城市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加强
城市基层组织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其作用不可忽视。但是现实中,一些城市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人员结构不合理,基层党员素质普遍较低,导致治理效率低下,治理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是重中之重。
2.干部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干部是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其能力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高。但是现实中,一些干部素质不高,工作不力,缺乏创新精神和责任心,这对城市基层治理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市民参与需要进一步推动
市民参与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能够提高城市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但是现实中,市民参与的意识较弱,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市民参与不充分,治理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推动市民参与,提高市民治理水平,也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方向。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加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党风和政治环境,提高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2.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
建立健全的城市基层组织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加强基层建设工作的引导和推动,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3.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提高市民治理水平
市民是城市治理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力量,鼓励和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提高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市民的热情和创造力,是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是当前城市管理改革的重点之一,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党的建设引领的城市基层治理不仅有利于打造和谐社会,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促进城市发展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治理水平,提高市民参与度,让城市基层治理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是促进城市发展的繁荣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是实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措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不断推进,将有助于提高治理效能,加强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我们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的全面提升
推荐访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调研报告 党建 调研报告 基层